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飲食巨製 承先啟後

《老港滋味》製作歷時五年終告問世。
新書推介會當日更是「環球廚神‧國際挑戰賽2014」的香港區初賽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舉行在即,書商均拼命趕印新書以配合登場。有一本是官商合作的新書,名叫《老港滋味》,是中華廚藝學院與多位飲食界專家攜手特別為香港人呈獻的豐富飲食文化寶庫!《老港滋味》涵蓋香港地道飲食文化,記錄了近百多年的飲食歷史及各種和飲食有關的有趣資料,並詳細介紹了香港地道及特有的多元化菜式。由於非一般書商印製,只印1000本,僅800本送到書局發售,在飲食業界中已捲起搜購熱潮。
  
「民以食為天」,香港的飲食文化經過上百年的不停蛻變,很多地道的餐飲模式,如茶居、酒樓、大牌檔、茶餐廳等,都成為香港飲食特色的標記。2008年,職業訓練局機構成員中華廚藝學院有感香港餐飲業歷史,缺乏一本明確及詳細的紀錄書籍,決定統籌策劃此巨製,得到胡珠、周中、陳榮燦、唯靈、楊維湘、甘健成及一眾飲食界資深前輩的支持,最後通過篩選,於2009年委任「美味傳訊」製作一本名為《老港滋味》的飲食歷史書。這本現代飲食業的巨製,在經歷五年的長時間資料及相片搜集,訪問超過一百位香港及內地餐飲業人士後,終於正式面世!新書推介會當日更是「環球廚神‧國際挑戰賽2014」的香港區初賽的日子,參與的米芝蓮名廚亦到場交流。
  
在歷近五年的製作過程裡,「美味傳訊」負責人陳植漢 (Louis Chan)一共走訪逾百位飲食界前輩,得到來自香港及內地多位餐飲界翹楚及多個飲食協會的無限量支持和鼎力相助。他說,一眾飲食界資深前輩義不容辭,不厭其煩的解釋及分享他們寶貴的經驗,毫無保留為香港飲食歷史文化,同心仗義作出貢獻,包括熱心推動《老港滋味》這個計劃的胡珠,以及每一位曾給予協助的人士及機構,包括黃偉中、楊貫一、周中師傅、吳昊教授、甘健成、蔡瀾、梁文韜、楊志超、伍得良、伍沾德、溫祈福、黃家和、張燦、譚啟明、蔡錦平婆婆、鍾秋珠、李文基、飲食業職工總會、香港餐務管理協會、廣州酒家、灣仔區議會及中西區區議會,由於參與者甚多,難以一一盡錄。大家都希望透過此書,為廣大讀者導賞香港飲食歷史精髓,細意分享並回味本地生活文化的美食萬花筒。
  
《老港滋味》的內容十分豐富,論盡了各個時代香港的飲食潮流,包括始於清朝的飲茶歷史,香港獨特的茶樓文化,冰室酒樓,塘西風月到今天私房菜等的故事,以及它們隨著歷史洪流而生的各種變化;食物方面,從大牌檔的美食,到廣東燒味,鮑參翅肚,滿漢全席等,一一圖文並茂地詳加解釋。《老港滋味》以多角度探討香港飲食文化的歷史變遷,讓新一代香港人認識本土的飲食資料之餘,亦能勾起上一代香港人的點滴回憶。《老港滋味》資料詳盡,並饒富趣味;最特別的是此書搜羅了很多十分珍貴罕有的歷史圖片,絕對是我們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老港滋味》全書共有十二章節,由1846年香港最早期開設的杏花樓開始說起,網羅香港不同時代、不同特色的飲食文化,部分在時代洗禮下已被淘汰或將近失傳,成為歷史遺痕。於每個章節封面更特地加入飲食掌故,以問答形式帶給讀者更多有趣元素,令人看得津津樂道。
  
此外,書內由著名香港歷史專家鄭寶鴻構思及特別為《老港滋味》精心編繪的「五、六十年代中上環著名食肆一覽表」,詳細刊載上世紀中上環著名食肆的所在位置,這些寶貴資料皆絕無僅有,令此書更顯彌足珍貴。而全書所有的歷史圖片更是非常罕有和珍貴,有幸得到鄭寶鴻、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政府新聞處、香港政府檔案處、香港歷史檔案館、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聯邦酒樓集團、廣州北園酒家、美心集團、周樹佳,與及一眾飲食界好友的鼎力支持,還有無私的奉獻,《老港滋味》才得以順利完成。
  
《老港滋味》製作耗時,書中有受訪問的人物均已經離世,令此書更覺珍貴,飲食前輩承先啟後,他們所談的香港飲食資料將永傳後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