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知林島砂橋姻緣


知林島退潮時可徒步登島。

岸上告示牌每天人手寫上漲潮沙洲消失的時間。

鹿兒島縣指宿市附近海域有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知林島。它是鹿兒島灣內最大的無人島。它被指定為霧島錦江灣國立公園景點之一和歷史長劇《篤姬》的拍攝地而聞名。此外,還是日本人眾所周知的結緣、盟誓、情誼之島,吸引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因為從空中看這座島形狀是心型的,所以近年來縣政府將它包裝成愛情島來推廣。


拿著釣具往知林島的孩童。

在沙洲回望指宿市沿岸。

要如何到達這個島呢?不是坐船也不是游泳過去,通往島上唯一的方法是要等每年3月至10月大潮退潮的時候,島和陸地之間的海面上會呈現出現一條長約800公尺的砂之橋(沙洲),約徒步20分鐘就可到達,沙洲出現最長的時間為4個小時,所以遊玩人士都要把握時間步行至知林島。傳說戀人手牽手走過這路就會得到幸福,因此被包裝成浪漫的戀愛之旅,這條沙洲路又稱為「愛之小路」。


沙洲的一邊是風平浪靜清澈見底。

我按著地圖來到海邊遠眺知林島,決意一走此「愛之小路」。沙洲路前有一個告示牌,告知遊人是日何時漲潮。這天沙洲會在14時20分消失,所以必須要在14時返​​程。徒步登島的遊人一定要確定好時間,不然就回不來了,只能等第二天退潮。我想如果樂而忘返又或是腳程慢,在沙洲快被大浪淹沒時才走回陸地,會相當狼狽和危險,就像災難片一樣。


沙洲路又叫愛之路,留下很多足印。

我計算時間,離沙洲消失還有3個小時,可以放心地走走。沙礫又鬆又軟,頭頂烈日並不好走,路上已留下一個個腳印。一路上有不少同行者,遊人和情侶三三兩兩地漫步,拾貝殼、擲石塊又或是在沙上留影;四五名小孩拿著釣魚工具急步而走,他們肯定是去知林島找魚多過找姻緣。


情侶在此海誓山盟,記著一起走過沙洲的日子。

把大海暫時分開,一邊是不甘分隔地持續翻起波瀾,白浪滔滔,誓要把沙吞噬方休;一邊則是隨遇而安地柔情等待,微波輕蕩,清澈見底。這一動一靜的奇景,某個時間便消逝,若干時候又重演,先矛盾後融和,人世間亦應如此,造物者真是神奇,不是找姻緣也應來這裡走走領略它的奧妙。行走在沙洲上,聞著海水的味道,吹著海風,令人心曠神怡。這座島也被日本環境省認定為「味之風景百選」,你猜是甚麼味道呢? 當然是海風的味道啦!


沙洲的分隔令這邊的大海微波。

知林島周長約3公里,面積約60公頃,海拔最高為90米。知林島位於鹿兒島灣(錦江灣)的入口,並且正好位於從東海侵入鹿兒島灣內的暖流黑潮與自鹿兒島灣流入東海的冷流的交匯處。因此,從小島的南北兩端奔騰而來的海流在此相撞,沙礫就在海流的交匯處堆積起來。這就是知林島與田良海岬之間沙洲形成的原因。


不斷的白浪要把沙洲吞噬。

知林島所屬霧島錦江灣國立公園,以「建立自然與人類共存共生和諧島嶼」的基本方針進行島嶼的建設。現在島內已建有繞島一周的步行道和兩處展望台休憩所,但缺乏飲用水也未設置洗手間,人們到島上方便大抵要「天人合一」矣。

小孩在沙洲踏浪。

由於冬季波濤洶湧,所以難以形成沙洲,因此每年也只有3月到10月,才能出現「愛之小路」。「愛之小路」的生命的時間每天都有變化,只有一到四個小時。傳說只要有戀人能一起走過這片沙洲到知林島,就能很幸福的永遠在一起呢!(傳說永遠是美好!)正因是數小時就消逝的浪漫,知林島又被稱為「盟誓之島」、「結緣之島」,當地每年在這裡還會舉辦男女相親的聯誼活動。有的人將它比作法國的世界遺產聖米歇爾山,在去年5月日本假期黃金周,每天約有1700人到訪此島。


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鹿兒島黑豚


在日本最矜貴的豚是黑豚,是鹿兒島高級品種。

日本人稱豬為「豚」。「豚」是漢字,即小豬。在日本最矜貴的豚是黑豚,是鹿兒島高級品種,榮列日本三大名豬之一,價錢比一般的豬貴幾倍。鹿兒島黑豚跟北海道螃蟹,神戶牛肉齊名,吸引饕客們爭相品嚐。


我在鹿兒島首次吃黑豚肉火鍋。

大約在400年前,薩摩藩主島津氏的家畜豬被移入了鹿兒島,明治時期與英國進口的巴克夏豬交配,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鹿兒島黑豬系。改良後的品種味道豐厚,於昭和40年聞名於全國。但是,黑豚的繁殖率很低,經濟效益不是很好,有一段時期還陷入瀕臨絕種的危機。此後,經過養殖者的努力和廣大民眾的支持,「鹿兒島黑豚」終於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牌。


富含胺基酸的鹿兒島黑豚,征服我的味蕾和大腦。

首次吃黑豚肉,是在鹿兒島市一所叫梅屋很精緻的食肆,專賣黑牛黑豚黑雞料理,女東主是漂亮的梅北奈鼓。上桌的有黑牛和黑豚及大盤的菜蔬,牛和豬肉片的賣相脂肪分佈均勻,相當漂亮,在紙火鍋的熱湯裏輕輕涮兩三下,黑豚和黑牛均肌纖維細,滑嫩易咬,吃起來不過份油膩,搭配上芝麻醬或蘿蔔泥柚子醬油,黑豚比黑牛還要好吃,香甜滋味就在嘴裡泛開,富含胺基酸的鹿兒島黑豚,就是這樣同時征服我的味蕾和大腦。


JA鹿兒島縣經濟連經營華蓮提供「鹿兒島黑牛」及「鹿兒島黑豚」料理

鹿兒島黑豚特是體型中等、通體烏溜溜,四蹄、鼻子、尾巴有六處白斑,是為「六白」。黑豚的脂肪融點(脂肪融化的溫度)要比其它的豬肉高,具有筋纖維較細的特點肉質、彈性極佳,因為餵食薩摩甘薯、甘薯籐葉,又像走地雞一樣,是在寬敞的草地上隨意奔跑,運動量大,故脂肪量低。經過8~9個月飼養的黑豬,肉質鮮嫩、口感細膩,肉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少且含有豐富的中性糖與氨基酸,透出有一股自然的清甜,特別的美味。


鹿兒島黑豚涮涮鍋是華蓮最受歡迎的料理    

再吃黑豚肉是在華蓮(KAREN),它是鹿兒島最有名氣的黑豚餐廳,由JA鹿兒島縣經濟連經營,提供「鹿兒島黑牛」及「鹿兒島黑豚」料理,食材保証採用當地產,安全美味又安心!除了鹿兒島之外,在大阪、博多都有分店。


超級好吃的特選黑豚肉蒸肉。

鹿兒島黑豚涮涮鍋是此店最受歡迎的料理,有前菜、小菜、黑豬肩胛肉、三枚肉、綜合青菜、白飯、湯、醃菜和甜點。醬料有芝麻醬及日式醬油二種,依照自己的喜好可以加入蔥、辣蘿蔔泥。


黑豚肉蒸肉,美味而健康。

感謝鹿兒島縣農業協同組合中央會會長松崎俊明的請客,我吃上超級好吃的特選黑豚肉蒸肉。上層蒸豬肉有各種部位的肉品、下層蒸物有青菜、粟米、南瓜、冬菇、芽菜、金菇、雞蛋、甘薯、大蒜、豆腐、紅蘿蔔,肉和菜吃來都真的超清甜而且絕無一點豬腥味,美味而健康。


過蒸煮,油脂向下流,經蔬菜層後全都流到底部的水鍋去。

聽女侍應介紹,蒸肉的做法,是因為華蓮餐廳有很多女客光顧而設想出來的。因為她們常吃黑豚涮涮鍋,吃得多便覺得肥膩,怕不利瘦身大業,於是廚師便想出蒸肉方法,黑豚肉本身脂肪已少,經過蒸煮,油脂向下流,經蔬菜層後全都流到底部的水鍋去。侍應把肉和菜的兩個木架拿開,果然見到底部水鍋的油脂都浮在水面。這種以客為尊而設計出來的料理手法,自然大受歡迎。


大塊黑豚炸得金黃,鬆化酥融。

除了吃上黑豚蒸肉外,好客的主人還點了炸豬排和鐵版燒和牛。大塊黑豚的柳肉蘸了脆漿而炸得金黃,舖在一層切碎的椰菜上,咬一口外香脆裡鮮嫩,鬆化酥融,沒有任何豬肉的乾澀,很容易入口;而鐵版燒和牛吃來油花多,但入口即化,令人難忘,果然貴得有道理。


白灼黑豚肉更能吃出其鮮味。

豬肉本身容易料理,變化可以很多,也有很多其他種類的料理方式。黑豚的吃法很多,還有豚角煮、生薑燒、天婦羅、豚汁、火鍋、味噌煮、炭燒、豚卷、酢煮。豬扒料理,是將美味的鹿兒島黑豚的帶骨肉撒上燒酒以去除異味,加入蘿蔔和芋頭,一起放入大鍋中,用黑砂糖、酒和大醬調味,經過長時間煮燉而成。特點是柔軟味甜。和燒酒非常匹配,是鹿兒島有名極具代表性的鄉土料理。


隔紙煎黑豚肉亦可減去部分油脂。

在飼養到料理上,黑豚肉都可以嘗出日本人工作態度的執著和用心!

2012年9月8日 星期六

浸溫泉欣賞櫻島活火山

我沒有這樣的眼福,只是翻拍酒店的宣傳照片。

頭次看到鹿兒島的地名時,我還以為鹿兒島是一座島嶼,其實鹿兒島不是島!鹿兒島縣是位於日本4大列島最西南端九州的南邊,分別以薩摩半島及大隅半島環抱錦江灣,兩個半島中間則是著名的櫻島活火山。


不知是雲還是霧把初升的太陽遮住了!

我下榻的酒店就在城山展望台旁邊,海拔107米的城山是明治維新時期最後的激戰地。從山頂的瞭望臺上望去,鹿兒島市區盡收眼底,正面望去是波浪平靜的鹿兒島灣和雄偉的櫻島。


翌日好一點,但還是看不清。

我每天早上在城山酒店享受露天溫泉,因為它對正櫻島火山,期待看到旭日初升的景象,可惜不知雲層太厚還是它噴發的煙霧太濃,總是把太陽遮蓋了,有兩天還下起滂沱大雨來,不過我還是赤條條地細意欣賞著櫻島火山不同天氣下的景緻,身浸溫泉目賞火山,人生難得幾回嘆。


從另一角度看櫻島火山

鹿兒島面對著名的櫻島火山,海拔1117公尺高,直徑約50公里,由北岳和南岳2座疊層火山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數的活火山。它本是一座海上火山島。


櫻島火山百看不厭。

櫻島火山存在一萬年,600年前曾經大噴火,近代則在1914年1月12日大爆發,並產生7級的地震,造成58人死亡。是次爆發噴出的溶漿灌入海中,約100億噸,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數量,填滿400公尺寬的海峽,硬是把櫻島和九州陸地連接起來,令櫻島不再是島嶼,而是一座火山半島。


晴空下鳥瞰火山

1914年的櫻島火山噴發,事發前3天已經有些徵兆,有當地居民謹慎地離開避難。但是當時的氣象廳,卻指出那些微小地震都是自然的能量釋放,相信的居民繼續留在島上,以至大噴發的時候不幸地造成傷亡,事後當地人在東櫻島小學校裡面,諷刺性地設立了「科學不信任」碑。


不是路旁的字牌提醒,還不知身在火山下。

雖說櫻島是一座活火山,但現在的火山活動只剩下南岳一天約3至4次的小噴發(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只是噴煙而已),全世界也沒幾個地方的人們,能像櫻島附近的居民一樣,可以跟近在咫尺的活火山相安無事共同生活。當局亦無訂定生活或居住的規範,島上有4千居民靠務農維生,但怕某一天噴出石頭來,因此小學生都須載安全帽上下課。


前往櫻島的碼頭建築,背後是櫻島火山。

前往櫻島的人車渡輪。

 
前往櫻島可到鹿兒島本港的櫻島碼頭搭乘24小時運行的櫻島號渡輪,不管是大型遊覽車、私家車,或是步行者都可以輕鬆登船,儘管只有15分鐘航程,船上除了自動販賣機之外,還販售拉麵、咖啡等等,非常貼心。


渡輪上的小賣部。

渡輪內一角。

年噴發逾八百次火山,如今成為經濟黑山,車子走過的兩旁都還看得見火山溶岩形的奇岩怪石,據說櫻島火山現在不會爆發比較大的石頭,不過日積月累的火山灰對鹿兒島居民來說洗衣服就是最困擾的事情,洗衣和乾衣要一起做,因為降灰嚴重時眼睛會睜不開,距離四公里的鹿兒島市街道,很容易隨處都有火山灰的蹤影,因此當局有一個火山噴發的簡訊用手機通知大家,好讓主婦第一時間知道火山灰噴發,作好準備。根據統計,2010年噴發超過800次,平均每天噴發23次,雖然密集,但未有造成很大的影響。


櫻島渡輪碼頭

島上設有一個櫻島遊客中心,向遊人介紹櫻島火山爆發的歷史、火山和周圍地區人們的關係等。位於海拔373米的湯之平瞭望台,是距南嶽活火山噴發口最近的觀察點,那裏能欣賞360度的絕景,能遠眺廣闊的熔岩原。此外,有村熔岩瞭望台的動態景觀也很吸引人。所有這些瞭望觀察設施配套完善,可近距離感受偶爾噴煙的活火山之活力。

在菜市場見到產自鹿兒島的

櫻島還以世界最大蘿蔔──櫻島蘿蔔和世界最小蜜  ──櫻島蜜 的產地而著名。櫻島蘿蔔是世界最大,它是用火山灰土壤培育出來的,是鹿兒島蔬菜中的代表作。大的重約20-30公斤,是經過確定的世界最大的蘿蔔,肉質柔軟甘甜,生食熟食煮食均可,味道鮮美,是真正的蘿蔔之王。而重量不足50克,直徑不到5公分的小蜜  ,味道甘甜,有著特殊的香味,據說原產於中國的柑子傳到日本後培育而成,除了可以生食外,果皮作為麵條及醃漬品的調味料也非常美味。可惜大蘿蔔和小蜜 我還是緣慳一面,留待再往鹿兒島時一定要品嘗。

據說,火山灰的養分除了造就大蘿蔔和小蜜橘外,鹿兒島人還利用它提煉製保養品,據謂能除污、不傷皮膚、滑潤。洗臉乳的面乳擠在網袋擠擠搓搓,綿綿的泡泡不會掉下來,創造出觀光美容的另類奇跡,日本人的火山經濟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