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8月19日 星期日

鹿兒島六月燈

和服少女結伴欣賞六月燈。

 「六月燈」是鹿兒島夏日的一道傳統風景,是民眾耳熟能詳的祭典,是一個令人覺得寧謐的祭典。

一家大小拍照留念。

為了祈禱一年無病無災,每年從7月到8月在神社寺院每天都會掛上各色彩繪燈籠,夜市小攤檔比肩而立,來往客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照國神社外的攤檔人山人海。


「六月燈」的由來,據說是19世紀末的島津家當代主人—久光,當年重建城下町鹿兒島的觀音堂,並命令百姓沿街高舉光明燈,流傳到後來,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六月燈」祭典。一到七月,家家戶戶會把家裡保管的燈籠的木框,貼上繪有各自不同圖畫的和紙,然後放到附近的寺社做裝飾,每天晚上都會在市內的好幾處地點舉行,一直持續到月底。


六月燈的圖案各有各精彩。

位於鹿兒島市市中心的城山山腳下的照國神社的「六月燈」,燈籠的數量和造訪的遊客人數,規模可以說是縣內數一數二,非常熱鬧。照國神社是供奉相傳是六月燈之起源的島津氏的神社之一,所以這是一個有歷史和傳統的活動。

人們穿過這道茅草紥成的拱門可得平安。

鹿兒島縣在江戶時代屬於薩摩藩的領地,在德川幕府建立之前就一直受當地大名島津氏統治。1858年7月島津家第28代當主島津齊彬急病去世,享年50歲。


燈籠的一面盡是贊助商的名字。

1863年天皇勅命授予島津齊彬「照國大明神」之神號,使其昇格為神;並准許在鹿兒島市為其依東照宮的格式建造照國神社。1873年獲指定社格為縣社,到了1882年又被升為別格官幣社,這些舉動的原因主要是考慮到島津齊彬和薩摩藩在明治維新的過程裡曾經作出過不少的貢獻。

神社外兩旁攤檔擠得水洩不通。

 在神社的範圍內樹立了島津齊彬的銅像,此外還有他的繼承人島津忠義的銅像。照國神社在鹿兒島擁有著最多的善信,除了是「六月燈」的主要舉行場所外,每年元旦的參拜人數都是縣內眾神社之冠。


照國神社人雖多,但沒有爭先恐後。

大家悠閑地享受夏夜。

我旅訪鹿兒島,恰逢「六月燈」舉行,走到照國神社,但見燈如海,人如潮,民眾都穿上和服,拖男帶女地到神社參拜,人雖擠擁,但沒有爭先恐後,大家魚貫進入神社殿內,祈禱一年無病無災。殿前有一道用茅草紥成的拱門,據謂是健康之門,大家魚貫的穿過,祈求身體平安。


抽象的叮噹燈籠

神社前是一排又一排燈籠,五光十色,大大小小的燈籠,和中國的橢圓形燈籠不同,都是方正或長形,妙的是燈籠一面必是贊助商的名字,另一面才是各種創作圖畫,內容精彩紛呈,有人物,有山水,有花朵,有卡通,有抽象,有古有今,更有超時空,盡顯民間智慧。神社旁邊有人放起煙花,劃破漆黑夜空,更添氣氛,但大家只是含蓄笑著地舉頭欣賞,沒有大呼小叫。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和服少女,三三兩兩隨意地坐在街頭納涼談天,和緊張地做買賣的販商成了截然不同的風情畫。鹿兒島人是歡愉又悠閒地享受這超過三十度的夏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