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琴瑟和鳴 再現南蓮園池

傅麗娜是現今少數能演奏瑟的音樂家之一。
丁氏伉儷「琴瑟和鳴」。
古瑟最常見的為25弦,分上下兩組排列。
丁承運教授的古琴造詣高深。

《詩經》有云:「妻子好合,如調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琴與瑟俱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樂器之一,自古瑟不離琴,琴不離瑟。但從唐末以後,古瑟便成為宮廷擺設,演奏技術從此失傳,「琴瑟和鳴」漸成絕響。多虧武漢音樂學院丁承運教授歷經20餘年挖掘、整理和研究,不僅恢復了失傳千年的古瑟演奏方法,而且使「琴瑟和鳴」這一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合奏形式得以重現。

繼2009年初,丁氏與妻子傅麗娜在港舉行兩場「琴瑟友之」音樂會後,上周六(4月16日)兩人崔護重來,再在南蓮園池香海軒為香港曲迷以琴瑟獻藝。

古琴演奏我頗愛聽,但瑟真是頭一次欣賞,只覺瑟弦清脆,丁氐伉儷的琴瑟和鳴真是精彩,琴為主,瑟為副,夫妻同心,手起指落,宛如一人,剛柔和諧,盡見鶼鰈情深,音清韻雅。兩人先後奏出《平沙落雁》、《關山月》、《歸去來辭》、《神人暢》等古曲,一闕比一闕精采入耳。最後的弦歌《卿雲歌》,聽者無不動容,但見丁氏伉儷各撫弄琴瑟引吭而歌,古樸悠揚,令人頓時穿越時空,仿如置身春秋時代,聽着孔子用弦歌講學,見證《論語》流傳後世。一曲既終,全場鼓掌,強烈要求「安哥」,丁氏再奏一曲,始再度謝幕,大家滿意離開。

年屆花甲的丁承運出身於河南省一個藝術世家,10歲起學習中國樂器,對古琴情有獨鐘,後拜川派大師顧梅羹先生為師,為清代泛川派古琴代表人張孔山的第四代傳人。丁氏近年在古瑟定弦及演奏法研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使失傳千餘年之古瑟重新鳴響。其妻傅麗娜是現今少數懂得演奏瑟的音樂家之一,現任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及台灣南華大學客席副教授。

近幾十年來內地考古出土的古瑟有近百之多,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河南南部、湖南等地,有明顯的楚文化特征。出土古瑟最常見的為25弦,分上下兩組排列,其原理類似於鋼琴的黑鍵與白鍵,2000年前的古人有這樣高超的智慧,實在令人讚嘆。  


據丁承運分析認為,古瑟演奏方法在唐後失傳有可能是追求音律完美造成的,因為一個八度間有12個音律,而古瑟兩個五聲搭配一組僅有10個音律,要用另外兩個律位時則需臨時調弦或另設一張低半音的移調瑟。而唐代以後的瑟是用12音律定弦,25根弦一順排列,這種設計看似完美,但演奏找弦極不方便,瑟被淘汰似乎是必然結果。

丁承運通過古文獻研究和對出土文物的直接取証,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戰國古瑟、河南淅川戰國楚瑟和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西漢初期瑟提供的實物形制數據,還參考河南淮陽於莊漢墓鼓瑟陶俑的雙手彈弦姿態,最終考証出古瑟定弦是相差半音的兩組五聲音階,可以進行較廣泛的旋宮轉調。在此基礎上,丁承運與妻子傅麗娜開始研究古瑟的演奏法,發掘古曲,並逐步與古琴演奏相和,讓《神人暢》《卿雲歌》等上古時代的樂譜得以「復活」。

謝謝志蓮淨苑主辦「南蓮清音」2011年度丁承運傅麗娜琴瑟音樂會,令我對成語「琴瑟和鳴」有非常具體的感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