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5年11月1日 星期日

荔枝窩融合生態與歷史

奇妙的白花魚藤。
荔枝窩的協天宮,供奉關帝。
荔枝窩的客家村落保存完好。
  
由於交通不便的原因,荔枝窩幾乎是與世隔絕,陸路要徒步前往,只有水路可直達,但也因此才能保留著原來的圍村、地質、特殊品種等風貌,迄今仍未被破壞或都市化。
  
荔枝窩村客家鄉民之遠古原籍河南開封(大約2500年前),清初復界後黃姓族人由福建輾轉經過惠州後而抵達荔枝窩,本為黃氏單姓大村,後來附近梅子林(沙頭角曾氏村落)部分曾姓原居民分支到荔枝窩村,使之成為雙姓村落;惟曾氏於荔枝窩村迅速添丁添女,曾氏村丁數目拋離黃氏,使荔枝窩村黃氏分支到今日鎖羅盆、上水古洞客家圍等地方立村。現時的村民都是姓曾,村內保留兩姓的宗祠。
  
據1955年的紀錄,該村共有村民445名。70年代後的移民潮,九成村民搬走,現大多於英國生活,只剩20多名原居民。而每逢10年一次的太平清醮,所有荔枝窩人都會越洋回港,5年前便有2000名曾氏家族成員在此聚首一堂,相當熱鬧。
  
荔枝窩村的記載,始於1573年的《粵大記》,當年立村時種了很多荔枝,但據說命名為荔枝窩後,荔枝的生長情況不理想,至今更消失得無影無蹤。
  
荔枝窩的客家村落保存完好,由三條直巷及九條橫巷分隔,211間村屋中,大部份以青磚及泥磚建造,131間屬斜頂單層、76間是平頂雙層,另有四間是平頂三層。設計通常都是一邊是廚房,另一邊是只有矮牆遮擋的浴室。客家村必定要有個靠山,山前必會有個風水林,除了因為趨吉避凶,還有防火作用。
  
政府圍繞這條傳統的客家古村,修建了荔枝窩自然步道,串連荔枝窩海岸、荔枝窩村及風水林,成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部分路段鋪設了木板步道,沿途設有解說牌,介紹該地區的生態和鄉村歷史。步道平緩易行,基本郊遊設施齊全,適合一家大小。
  
荔枝窩是一個極具生態價值的地點,錄得八個品種的真紅樹及全港覆蓋最廣的日本大葉藻床。而銀葉樹林、白花魚藤及空心樹都是極富特色值得一看的物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