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洲像一隻俯伏海上的鴨子。 |
島上必遊景點是海蝕拱——「鴨眼洞」。 |
島上有多樣化的海蝕地貌。 |
鴨洲與吉澳是香港地質旅遊勝地,因只有位於禁區的沙頭角有定期街渡服務,一般市民除非自己租船前往,否則難以到達。由吉澳坐船到鴨洲,船程大約20分鐘。
鴨洲位於吉澳以西,鄰近沙頭角及深圳鹽田,據說在三十年代只是個荒島,及後有漁船停泊及曬網,逐漸形成漁村,是香港有人居住而面積最細的離島,環島漫步一周亦只需40分鐘。據稱島上居民接受了救濟機關的資助,興建了兩層樓高的平房居住,不再依賴捕魚為生,主要靠外匯。而島上沒有食肆或旅館,只有一間合作社。現時人口不足20人,以養魚及售賣曬乾海產維生。鴨洲面積只有約2.8公頃,外形狹長獨特,就像一隻俯伏海上的鴨子,因名鴨洲。
鴨洲真像一隻伏於水面的鴨,鴨頭、鴨眼、鴨嘴、鴨頸、鴨身形狀清晰可見。島上岩石約在200萬年前形成,布滿含棱角狀碎塊和以粉砂為基質的角礫岩,是火山噴出物,含鐵氧化物,呈磚紅色。岩石很多都三尖八角,而不少石底因受海水侵蝕而凹陷,形成一個又一個石簷篷。
堅固的角礫岩,抵受不住海水和風日夜無間的侵蝕,形成鴨洲島獨特的地形,發育了多樣化的海蝕地貌(包括海蝕崖、海蝕平台、海蝕凹地、海蝕拱、海蝕柱)。
島上的必遊景點是海蝕拱——「鴨眼洞」,因受到海浪長期沖刷,該處岩石的兩邊海蝕洞被打通成長12米、闊2米、高2米的海蝕拱,鴨眼洞一名可謂維妙維肖。而「鴨眼」的後方,地貌上有一明顯的凹陷部份,此為「鴨頸 」。除此以外,在「鴨眼」之下,亦可分辨海蝕平台的地貌。由於「鴨眼洞」太出名,不少人錯過附近形狀像羊的「綿羊石」,和形狀像狗頭的「狗頭石」,雖體積較小,但也特別可愛。細心觀察的話,在岸邊更會發現有蟹、有柄藤壺、蠙螺、石蠔、珊瑚、海膽和海星等海洋生物。
旅行團乘船離開鴨洲島,回程大埔馬料水碼頭,一般會經「橫門水道」,順覽「雞公山」、「飛鼠洞」、「觀音石」、「和尚觀海石」及「靈龜出洞」等奇形怪石。在長期受海浪沖擊的吉澳東北海岸有不少海蝕洞穴。飛鼠是甚麼?蝙蝠是也。「飛鼠洞」是有過百隻蝙蝠聚居的一個岩洞。在香港出沒的18種蝙蝠中,有16種是吃生果,其餘兩種是吃蟲,沒有一種是吸血的。大家不要被荷李活的吸血僵屍電影混淆了。
新界東北海路漫遊,有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觀,值得我們一再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