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酒王之王的酒莊

大名鼎鼎的帕圖斯酒莊。
正門有寬敞的石塊廣場。
帕圖斯酒莊的建築遠望不太起眼。
波爾多右岸的波美侯是著名紅酒產區。
  
帕圖斯酒莊(Petrus)是我們在波爾多遊覽酒莊門口中的最後一個,它沒有瑪歌(Chateau Margaux)、拉菲(Chateau Lafite)那樣巍峨的城堡,只是一間樸實而典雅的單層建築,因此沒有冠以「Chateau」一詞。大名鼎鼎的帕圖斯像某個富人的豪宅般,實在令人驚訝,也許莊主追求的是酒的高品質,要不理會莊園是否奢華!
  
柏圖斯是波爾多地區公認八大酒莊之一,以釀造梅洛酒著稱,是世界上最頂級的梅洛酒,由於其品質佳、產量稀少、價格昂貴,使其凌駕於其他波爾多頂級酒莊成為名副其實的酒王之王。
  
柏圖斯坐落於波爾多右岸的波美侯(Pomerol),擁有近12公頃的土地,算是區內最大面積的一個莊園,也是該產區最知名的莊園。Petru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彼得」,它是以耶穌的門徒聖彼得而命名的,大家在柏圖斯酒標上可以看到手握天堂鑰匙的聖彼得。
  
最初,帕圖斯酒莊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酒莊,在波美侯地區也僅排名第四、第五。直到1925年,艾德蒙•羅芭夫人(Madame Edmond Loubat)購下酒莊後,她一方面把價格提升,另方面把酒莊介紹自己所認識的富商朋友,令酒莊在法國上流社會迅速流行起來。1947年,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結婚,她帶着自己的酒莊酒到倫敦,又成功令帕圖斯酒進入倫敦一流餐廳的酒單上,社交手腕超強,銷售策略成功,令酒莊步向輝煌。
  
1961年,這位女強人去世。她在生前立下的遺囑,帕圖斯酒莊的股份被分成了3份,其中一份由讓-皮埃爾•莫意克(Jean- Pierre Moueix)家族繼承,另兩份由她的外甥繼承。1964年,莫意克家族購得其中一位的繼承權,成為酒莊的經營者。20世紀60年代,莫意克家族效法前人,將柏圖斯酒莊引入美國,受到了總統甘迺迪的青睞。幾乎在一夜之間,柏圖斯酒莊在美國社交界無人不識。
  
柏圖斯一年大約生產約四萬瓶左右的新酒,在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商大約六分鐘就可以生產完,物以罕為貴。加上柏圖斯在每個國家僅有一家特約進口商,進口商有權購買一定數量的酒,並自行決定分配給老客戶。它變成可以投資的工具,在十年內身價至少比原廠賣出時漲五倍。
  
雖然這酒莊生產出地球上最貴的波爾多紅酒,卻一直沒有被列到法國官方從1855年就開始延用的酒莊分級表裡。
  
柏圖斯擁有11.5公頃的葡萄園,園內表層土壤是純粘土,之下又有一層陶土,更深一層則是含鐵量很高的石灰土,並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園內葡萄品種的種植比例為95%的梅洛和5%的品麗珠。柏圖斯葡萄園的種植密度相當低,一般只是每公頃五千至六千棵。每棵葡萄樹的掛果也只限幾串葡萄,以確保每粒葡萄汁液的濃度。植株年齡都比較老,樹齡都在四十至九十年之間,再加上嚴格的剪枝使得產量極低。
  
柏圖斯為保證葡萄質量,葡萄要在全熟而沒有過熟的時候採摘下來,採摘的時間是下午,為的是讓上午的陽光將葡萄上的露水曬乾,如果葡萄收穫的季節下雨,酒莊會直接找來直升飛機在葡萄園的上空低飛來吹乾沾了水的葡萄。採摘時更會180人同時進行,一次性把葡萄摘完,避免葡萄成熟度不同而影響風味。
  
採摘完畢後,每粒葡萄還要經過嚴格的手工篩選。在釀造過程中,柏圖斯是完全不惜成本的,葡萄汁每3個月移置於不同材質的木桶中,在22個月左右的陳釀期中,讓酒吸收不同橡木的香味。Petrus 的酒質十分穩定,為保質量,某些不佳的年份甚至停產。帕圖斯酒莊更是八大酒莊中唯一一家不生產副牌酒的酒莊。像帕圖斯以這樣的態度和成本釀酒,在酒界至今還是無出其右。
  
前輩向我解說,柏圖斯酒的酒色深濃,單寧濃厚,氣味芳香充實,酒體平衡,細緻又豐厚,有成熟黑加侖子,朱古力,牛奶,松露,黑莓與多種橡木等香味,口感絲滑,餘韻悠長。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遠眺帕瑪酒堡

三級酒莊出品水準拍得住一級。
在波爾多餐廳赫然發現置有中國關公像。
街頭有打造酒桶的壁畫。
一望無際的葡萄田。
  
位於波爾多Margaux村內,在一級酒莊瑪歌(Chateau Margaux)比鄰,有一個酒莊叫帕瑪酒堡(Chateau Palmer),雖然被評為第三列級,但它釀的酒品質和價錢與一等酒莊的酒相差不太遠。
  
隔著葡萄田遠眺帕瑪酒堡,它是十九世紀初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城堡建築,比例均衡協調,散發著特有的優雅,有人形容它宛如一位端莊又有教養的淑女,令人迷醉。
  
相傳1814年拿破崙戰敗,波爾多被英軍所佔領,駐守波爾多的英國將軍Charles Palmer當時只有30多歲,Palmer將軍在一次去巴黎出差的途中因緣際會買下了這個酒莊,並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為Chateau Palmer。因為Palmer將軍是英國人,憑他在英國上流社會的關係,帕瑪酒堡當時在英國很快成為風行各地的名酒,英國名流也以用英國人名字的法國名莊為傲。
  
可惜之後Palmer將軍政治生涯直走下坡,同時債台高築,於是在1853年時由銀行家Pereire家族買下且興建了現在世人所見到的城堡,並於1855分類時被評為第三級酒莊。
  
雖然位居三級酒莊,但帕瑪酒堡的出品,已經被公認為一級酒莊的水準,是超班酒莊。帕瑪酒堡迄今還是維持用傳統方式釀酒,也是Margaux區少數不用過濾的酒莊,同時使用高百分比的梅洛混合釀酒,無疑地使此酒更優雅、柔順且富變化。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瑪歌與時並進

美麗優雅的名莊建築。
閘門到古堡有一段綠蔭之路,
氣派不凡的入莊大道。
一級酒莊的酒。
  
在波爾多有七千多座以古堡為名的酒莊,值得嗜酒之輩朝聖的也不少,但並非所有名牌酒莊都可隨意拜訪。瑪歌酒莊(Chateau Margaux)這一級名莊,需要預約參觀,我們便無緣進入,只好在門外欣賞那美麗、優雅的名莊建築。它由閘門到古堡有一段頗長的綠蔭之路,樹木參天,盡顯氣派。
  
瑪歌酒莊的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由16世紀已開始鑽研種植葡萄和釀製葡萄酒,日漸受到英法愛酒之人追捧,1771年瑪歌的酒已經出現佳士得拍賣會中。它的釀酒秘訣在葡萄園,土壤很特別好,包含深埋地下的細碎礫石及黏土組成,所以可以釀出Grand cru級美酒,也因為氣候和地理位置,另一優勢是位處河畔,這條河對園地有舒緩和保護作用,即是不怕天氣太熱和太冷,從無失控的現象,而且河水又反射陽光,這些因素對葡萄樹尤其是長在河邉的葡萄樹很重要。
  
瑪歌酒莊的釀酒師率先將紅白葡萄酒分開釀製,使酒釀更圓渾細緻。1855年列級酒莊名單誕生,瑪歌是四大酒莊中唯一獲滿分的一級酒莊。百多年來,瑪歌酒莊不斷努力研究釀酒技術,難得保持酒的高質量,近年除保留傳統釀酒外,也開始有機和生物動力方式栽培葡萄,迄今有60公頃的葡萄園是採用有機種植法。2015年,這座酒莊擴建了新型的酒窖,釀酒空間和品酒區都充滿現代感,酒莊主人與時並進可見一斑。
  
有前輩告訴我,瑪歌酒莊的酒,用鼻子去聞有種難以言喻的香味,像香水一樣,很特別的感受,了不起的酒和了不起的人都是平易近人。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舊莊新廠

葡萄園的土壤是典型的沙礫土,底層土為粘土。
酒莊好年份的正牌酒複雜優雅。

2013年的酒液。
新酒在橡木桶中陳釀18個月。
  
德達侯爵酒莊的葡萄園占地38公頃,其中最大的一塊葡萄園面積達19.5公頃。這些葡萄園的土壤是典型的沙礫土,底層土為粘土。葡萄園裏種植的葡萄主要是赤霞珠,占55%,其次是梅洛,占35%,還有7%的味而多和3%的品麗珠,葡萄種植密度為10,000株/公頃,葡萄藤的平均樹齡為25年。
  
這裏的葡萄採摘全部採用手工操作,採摘完成後,便運往建於1981年的酒廠中進行去梗、壓榨和發酵。我們去的正是時候,看到葡萄入莊、去梗、壓榨等工藝,除三四個人手外,基本上是全自動化,舊莊新廠流水作業,可謂一開眼界。
  
漂亮的法國小姐為我們解說,葡萄在進入橡木桶中陳釀之前,會有專人對葡萄酒進行評估,挑選出適合釀製正牌葡萄酒的酒液。酒莊的正牌葡萄酒年產量約為12000箱,副牌酒的產量約為2500箱。
  
我們看着剛榨成皮汁經大漏斗倒入一個不鏽鋼的大缸準備發酵,另一邊是同樣配備了控溫裝置的混凝土大缸,它們的規格為12500到25000升。每天至少淋皮一次,保持酒帽浸泡於酒液之中,浸皮持續2-4周,然後在桶中進行乳酸發酵。在橡木桶中陳釀18個月(橡木桶更新率為30%-50%)。
  
該酒莊好年份的正牌酒複雜優雅,年輕時順滑諧美,陳年之後會格外雅致,完美地呈現了該酒莊葡萄園優秀的風土條件。團友都捧了幾箱離開。

美總統曾拜訪的酒莊

德達侯爵酒莊有300多年歷史。
葡萄收割後運到酒莊處理。
剛收割的葡萄。
機械化除梗。
這邊除梗,另一邊壓榨。
經壓榨的葡萄自動輸入大型漏斗中。
漏斗盛滿皮汁便倒進巨型不鏽鋼大缸內。
配備有控溫裝置的不鏽鋼和混凝土發酵大缸。
  
離開龐特卡奈酒莊,吃了頓精美的午餐後,我們轉到德達侯爵酒莊(Chateau Marquis-de-Terme)參觀。200多年前,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弗遜曾到訪這酒莊,讚譽有加。
  
它位於波爾多左岸瑪歌(Margaux)產區,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紀。當時該酒莊的前身為擁有一個大型莊園的卡西(Gassies)家族所有。後來卡西家族所擁有的大型莊園由伯納德•法沃羅勒 (Bernard de Faverolles)接管,他把整個大莊園分成了數個小莊園,德達侯爵酒莊便是其中一個。1661年,德達侯爵酒莊開始歸魯臣 (Rauzan)家族所管。此後的家族聯姻,該酒莊作為嫁妝傳到了德達侯爵手中,便正式得名為德達侯爵酒莊。
  
在德達侯爵夫婦的悉心照料下,當時30公頃的酒莊出產的葡萄酒享有很高的聲譽,價格也不低,足以與當時的頂級酒莊酒相媲美。
  
1787年,當時還不是美國總統的托馬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對法國葡萄酒如癡如醉的,在拜訪波爾多酒莊時曾在此酒莊留下足跡,並對此酒莊給予了極高的讚譽。自此,德達侯爵酒莊發展得如火如荼。
  
德達侯爵逝世後,酒莊於1809年被轉手到波爾多酒商哈沃勒斯•蘇伯格(Halvorous Sollberg)手中。他還在當地收購了多個酒莊。剛開始時,這些酒莊都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僅僅過了30多年,他就因經營不當債台高築,最後導致破產。1834年,在眾多債務的壓力下,他被迫逃離法國。接著酒莊便一再易主,1898年,費勒拉特(Feuillerat)家族成為了酒莊的新主人,該家族對此酒莊的經營一直持續到1935年。後來,德達侯爵酒莊由皮耶爾家族(Pierre)收購並管理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