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佛陀舍利光照香港

佛頂骨舍利


佛陀慈悲,雖然入滅二千五百多年,尚留舍利於世間,為人天作福田。有賴印度高僧施護大師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在金陵重建的長干寺中奉獻佛頂舍利,藏於長干寺塔地宮,經歷了宋元明清和民國,多番兵火與戰亂,而佛頂骨卻在地宮中巋然獨存,直至千年之後,重現世間,又迎來了香港,造就大事因緣。


覺光長老
正如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所說,佛頂舍利蒞臨香港,是一件「發心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果報不可思議」的佛門盛事。

寶蓮禪寺和寶林禪寺前方丈聖一大和尚生前曾說,凡修行人梵行清淨;道心堅固,臨命終時火化皆有舍利。舍利是修行有成就者道心堅固的徵信物,諸佛有,歷代祖師亦有。舉凡修行人所修戒或定或慧始終堅固不退者皆有舍利,慈悲喜捨堅固亦有。


紹根長老

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長老說,「舍利」是梵語,我國譯作「堅固子」。據說若是真正舍利,以鐵錘也打不碎,故名堅固子。他指出佛陀的舍利是釋迦佛修煉而成的結晶體。有多種顏色,有些舍利隨每個人所見的顏色各有不同。佛陀入滅後之肉身,經過茶毘(火化)後所得的舍利大小不一總共有八萬四千顆。


他續說,佛牙和佛指舍利也在回歸被請來香港給市民瞻禮供奉,佛頂骨舍利更是國家一級國寶中之寶。它去年出現人間,是千載難逢的機境,是國家富強,佛教興盛徵兆。

去年曾參與佛頂骨舍利在南京棲霞寺盛世重光大典的的佛聯會執行副會長釋寬運,曾近距離看過佛頂骨舍利。他說,𣎴可思議的是,在佛頂骨的骨質間隙小孔中,可以看到許多五彩斑斕的舍利子蘊含在其中,晶瑩剔透,光潤柔和;如果放大看,尤為明顯,正如佛經所言,是百寶光明,令人驚嘆不已。

紹根長老向記者表示,佛頂骨舍利出土後,首次出境,迎來香港給市民瞻禮供奉。乃港人千生所積聚的福德因緣所感。港人雖然未能親眼見到佛陀真身,亦能見到佛陀遺存人間的佛頂舍利。這證明佛陀乃由人而修成。希望信眾從而增加信念加強學習佛陀的一言一行。從言教中,學習佛陀的慈悲喜捨精神。學習自行化他,止一切惡,行一切善。

他指出,人人增長慈悲之心,行菩薩之所行,是這次迎請佛頂骨舍利來港給社會人士瞻禮的真正意義。

正是:

大眾一心迎舍利 斯是如來真法身
佛陀萬德本無相 卻留信物在人間

共沾法喜 同沐慈光

上午8:05,供奉佛頂骨舍利的金塔穿過南京棲霞寺山門。

佛教歷史會記住這一天,蒙佛聯會之邀,余生有幸,參與其中。


上午8:00,供奉佛頂骨舍利的金塔從南京棲霞寺毘盧寶殿出發啟程。

4月25日,百多位港澳舍利迎請團的團員,清晨四時便在南京下榻的賓館起床,五時多在一個鐘頭內,要吃早餐、辦好退房手續和托運行李,因為由前往棲霞寺迎請佛頂骨舍利赴港開始,連串活動接踵而來,為方便隨佛頂骨舍利乘坐專機赴港,各人的行李須集中托運,大家都輕裝上陣,直至晚上宴會結束才在酒店取回行李回家。


南京龍虎特警荷槍實彈護送佛頂骨舍利赴港澳供奉。

早上六時許,六部房車,六部中巴,五部大巴包括港澳迎請團及內地護法團合數百人,在警車開路下,浩浩蕩蕩向棲霞寺出發,南京市政府對迎請活動大力支持,沿途均見有交警把守路口,攔截其他車輛,保證車隊暢行無阻,南京電台的早晨節目也提醒市民有封路措施,有南京人在路上向車隊友善地揮手。


佛頂骨舍利金塔被移送至專車。

經過50分鐘的車程,車隊抵達棲霞古寺,「莫道人行早,自有人更早」,寺方的僧侶和善信早已排好方陣,站立廣場兩旁迎候,佛頂骨舍利已從被供奉的棲霞寺崇光塔內移出,安放在毘盧寶殿,閒人免進,殿內有兩名儀仗軍人把守,殿前有六名南京特警隊的龍虎特警持槍戒備,另有大批警察在場維持秩序。記者問其中一位警官,原來他們清晨4時便到場部署。

工作人員小心地把佛頂骨舍利金塔搬上專車。

為赴港供奉,佛頂骨舍利除了原有的保護裝置外,還放置在一座特制的舍利塔中,最后在外套上一個特制的防彈玻璃罩,獲得「三重保護」。金塔被放置在為此次出巡特制的一個八抬座駕之上,在出巡期間,是以八人抬舉之力方便金塔隨時保持平穩移動。

南京樓霞寺龐大的護送佛頂骨舍利隊伍

七時許,微風下,佛幡招搖,寶蓋莊嚴。棲霞寺主持隆相法師率眾僧到山門親迎港澳迎請團的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覺光長老、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健釗長老、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智慧長老、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紹根長老及香港佛教聯合會執行副會長宏明法師等進入毘盧寶殿,與中國佛協會長傳印長老、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學誠法師等,主持「恭送釋迦牟尼佛頂骨舍利赴香港澳門供奉起程法會」。幾位高僧莊重拈香敬佛之后,殿內眾僧齊聲誦念大悲咒、心經,為此次出巡祈福加持。


南京祿口機場停機坪龐大的送行隊伍
當法會完畢,佛頂骨舍利於上午8時許移出佛殿,八名壯漢抬著舍利緩步而行,前有僧侶引路,接著是儀仗軍和特警,還有十位位女郎邊走邊散發香花。在鮮花鋪路、檀香環繞中,佛佗頂骨舍利於8時05分離開棲霞寺山門。來自佛教協會、護法護送團、港澳迎請團以及棲霞寺內的僧眾、從各地趕來的信徒千余人齊聲稱念南無釋迦牟尼佛聖號迎送佛門至寶出巡。


11:00佛頂骨舍利金塔順利裝機

由於要辦出境手續關係,迎請團未能參與內地在機場舉行的恭送佛頂骨舍儀式。團員上機時,佛頂骨舍利已安奉港龍紀念25周年的專機上,為了安奉舍利,商務艙特別拆除了兩排坐椅。團員看見大喜,紛紛拍照留念。我在眾人散去始接近佛頂骨舍利,跪在一旁暗中祈告,祈求佛祖庇佑我的親人和認識的朋友。


迎請團團員在機上與佛頂骨舍利留影。

聽空姐說,昨早南京的天氣不佳,下著微雨,可是當舍利登機時,立時放晴,真是𣎴可思議。她說,同事都為這特別任務而興奮。


3:15分佛頂骨舍利抵港,準備移送出機艙。

迎請團信眾在佛佗頂骨舍利由南京移送到香港安奉,一直不時虔誠合什,讚頌頂禮,更有甚者是撲地就拜。大家對見證了這千截一時,難遭難逢莊嚴時刻,咸稱人生難得,認為舍利能來港供奉,是港人多年以來的慈善積福積德,因緣所種善根,方能得見此人間僅有之無上佛寶,共沾法喜,同沐慈光!


佛陀頂骨舍利金塔移出機艙。

佛陀頂骨舍利蒞港供奉,覺光長老在機場灑淨。


港府入境處為舍利抵港儀式順利進行,對迎請團團員入境手續予以簡化,由佛聯會的同事收下所有人的證件,統一辦理,團員們均可「無證」進入市區,先到紅館出席瞻禮祈福大會,再到荃灣如心廣場出席晚宴,至晚上10時才取回證件和行李,結束這一天絕不平凡的佛教活動。

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相府長久宴

吃相府家宴的地方。

遊過皇城相府,我們再穿越時空走進清代皇家式服務環境,在深宅古堡出口不遠的一間清式四合院,品嘗具有獨特的烹飪文化的相府家宴。

餐後有舞蹈表演娛賓。


相府家宴是三百年前相府主人陳廷敬宴請康熙皇帝、皇后及眾大臣的地方。相府家宴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經後人挖掘整理專家認證, 以古韻古風飲食文化為主題,採用分餐形式,配以宮廷禮儀服務,研製出獨具御膳風格的宮廷菜。

福星香燒肝
相府家宴有不同名目。

相府家宴以清代四合院的形式保存自今,院內雕刻眾多、各行各意,有:鯉魚躍龍門(過門者為龍,不過門者為魚,鼓勵子女躍過龍門,平步青雲) 、獨占鰲頭(教育子女在科舉考試中要名列第一)、一甲一名(既「狀元」蟹有殼、甲且一隻,為一甲一名。鼓勵子女為獲一甲一名勤奮學習,前程遠大)、狀元祝壽、九陽開泰、玉樹枝蘭等。據稱,陳家每次子孫科舉時都會設家宴,為考取好的成績而壯行,而且每次都有所收穫,因此相府家宴已成為多少學子考取科甲的福地。


財星生態瓜
壽星鮮春桃
祿星山野菜
喜星脆雪蓮


今天的相府家宴產生了不同名目的  家宴。計有:相府富貴宴、相府吉祥宴、相府如意宴、相府長壽宴、相府同心宴、相府積福宴、相府金滿堂宴。價錢每位計有百多元至近千元不等。各道宴席不僅口味不同,而且各有不同的典故和來歷。


例如相府積福宴:陳廷敬19歲中舉人,20歲中進 士,一生28次升遷,在朝為官53年,作為康熙帝53年的恩師,又是康熙字典的總閱官,這就為陳家的為官之路打下了基礎,從而出現「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美譽而名揚三晉,為陳家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陳家為紀念其功勞特設相府積福宴,意為陳氏後人富貴連連之意。



相府小吃拼
槐花土雞蛋清香。

福貴肚扒參賣相不濟,吃還可以。

另一款相府小吃拼。

私房小炒雞送粥一流。

番薯清甜好吃。

陳公狀元紅是甜粥,很稠。

官府鮮椒魚勝在少骨。

清湯獅子頭是最燙口的。

田七炒木耳很特別。
金瓜糊湯麵也好吃。
養生地龍羮普通。

相府水果拼,造型吸引。

我們吃的是相府長久宴。涼菜福祿壽喜財五星拱照,包括福星香燒肝、祿星山野菜、壽星鮮春桃、喜星脆雪蓮、財星生態瓜;接著是熱菜,計有養生地龍羮、福貴肚扒參、清湯獅子頭、私房小炒雞、官府鮮椒魚、槐花土雞蛋、田七炒木耳;主食有相府小吃拼、陳公狀元紅、金瓜糊湯麵;水果是相府水果拼。每道菜均很精緻,味道也不錯,每位消費是240元,茶水另計,菊花水一壼50元,普洱鐵觀音則是一壼80元,消費貴了點。不過餐後還有三位清裝打扮的女侍應表演兩曲舞蹈,近距離欣賞,又歡迎客人找她們拍照,大家都樂在其中。

2012年4月4日 星期三

陳廷敬的靈氣

陳廷敬的石刻像和畫像
輔佐康熙51年的陳廷敬不僅是一位為奠定康乾盛世作出重要貢獻的政治家,更是清初的大學者,除了自己的《午亭文編》等多部著作傳世之外,還負責主持編撰了我國歷代收字最多的《康熙字典》,而他的兒子陳壯履也參與了這一文化工程,父子同修一部字典,一時被傳為佳話。


康熙當年下榻的地方,電視劇曾在此取景。

陳廷敬原名陳敬,生於明思宗崇禎十一年(1638年),死於清聖祖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西陽城縣中道莊(今皇城村)人。順治十五年,陳廷敬科舉中進士,同科進士中有兩個陳敬,順治帝為陽城人陳敬改為陳廷敬。正是有皇帝把名字一改而時來運到,再加上其本人天生聰慧,考場高手,公道正派,不謀私利,果然平步青雲,一生升官28次,無論治政為官,學術研究均盡展才華。這在清朝的漢人高官中是無與倫比的。


古城的中華字典博物館藏有康熙字典不同版本。


陳廷敬以其學識、人品成為康熙皇帝的老師。陳廷敬一生備極榮恩,康熙皇帝稱其為「全人」,在花甲之年為其御筆題寫了「午亭山村」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的楹聯,並對陳廷敬表示,這是他最後一次為臣子題字。康熙的題詞後被恭摹勒石,建樓珍藏,也就是目前相府正門外的御書樓。陳去世之後,康熙賜諡號「文貞」,並派遣三皇子主持喪禮,護喪歸葬故鄉,這是史無前例的。由此看來,兩人之結緣無論是從滿漢之間、師徒之間,還是從君臣之間,都是一時佳話。


皇城相府房屋錯落有致。

每年參觀皇城相府的遊客有上千成萬,不乏是想沾沾這裡的靈氣,想也具有陳廷敬的運氣。事實上,此地能夠官員輩出,漢人在清朝當大官,不純是運氣,主要是陳氏家族代代相傳,重視書禮文教,興學育才。套用一句現代語:知識的確是可以改變命運。

走進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的大牌坊

明朝的覆亡,史家自有總結,內因是亡於萬曆,外因是亡於流寇。正因明末的「流寇之亂」摧毀大明王朝,亦令山西富庶的陽城崛起了一大批城堡式建築以防匪亂,皇城相府便是歷經三百餘年滄桑之後,迄今仍能保存基本完好的一座。


陳廷敬的府邸

皇城相府共有16座院落,640間房屋,內外城總長為678米,全城總面積36580平方米,分內城、外城兩部份。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於明朝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所建,外城竣工於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為陳廷敬所建,兩者的樓房有很大的分別,外城是依山而建坐東向西,內城則是依水而建坐南朝北。


河山樓曾是800人的避難所。


遊客進入古城堡參觀,先經御書樓,亦稱「皇閣樓」,城樓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磚砌拱門,上層為重檐歇山頂建築,金黃色琉璃瓦覆蓋廳面。樓始建於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親賜禦書「午亭山村」匾額及「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


小牌坊記載陳廷敬父輩所授官職。


出城樓,迎面有大小兩座石牌坊。大牌坊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柱三門式,雕龍刻鳳,眾獸環繞。在它的正樓上有四個大字「冢宰總憲」,為陳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總結。正樓最下面一行是陳廷敬所授官職:戊戌科賜進士、正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戶、刑、工四部尚書、都察院掌院事左都禦史陳廷敬。以上三行是陳廷敬父輩、祖輩、曾祖輩所授官職,左右兩側分別刻著「一門衍澤」、「五世承恩」八個大字。小牌坊建於清順治十四年,上面記載了明嘉靖到清順治年間,陳廷敬父輩所授官職。


陳氏族人孩童上私塾的蠟像。


遊內城特別要留意陳氏宗祠。陳敬廷本是營商的祖輩很有先見之明,感悟缺失書禮文教事,似陰陽不調,不可克貧生富,故寧可節衣縮食,亦要供子求學,敬師如上賓,備佳食暖屋,厚祿高薪以待之,故重文教代代相傳,常興不衰,啟迪後人發憤圖強。陳敬廷兄弟及其家庭成員,大都在相府的南書院接受教育進而走向仕途,走進清廷官宦行列。


河山樓是城堡最高的建築物。


內城有一座河山樓,建於明崇禎五年。樓為三間七層,長15米,寬10米,高23米。最下面一層內設有水井、石磨、石碾、石臼,並有地道直通村外。由於明末社會兵荒馬亂,常有起義軍侵犯,故修築此樓。據記載,附近鄉民800餘人曾在此樓躲藏了三天三夜,抵禦了起義軍的多次進攻。


左上一排是藏兵洞。
止園是相府主人召集文人吟詩飲酒的地方。


在河山樓鳥瞰府內的景色。

我一口氣登上樓頂,觀景攬勝,整個城堡像一個迷宮,它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被譽為明清建築文化的精品,並不為過。